
促进贸易优化升级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多部门详解《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政策吹风会,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这份《意见》是我国在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们邀请到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大家详细解读《意见》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部署。
商务部:阐明《意见》出台的背景与总体框架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感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当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绿色贸易为全球经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一些经济体正在探索设置与环保相关的贸易准入条件,即“绿色壁垒”,在此背景下,出台《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旨在主动适应和引领这一趋势,将绿色贸易打造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意见》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 “一个核心,两个方向,三大支柱”:
一个核心: 以服务国家“双碳”目标为核心,推动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绿色升级。
两个方向: 一是 “做大增量”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品贸易;二是 “优化存量” ,推动传统贸易全链条绿色化转型。
三大支柱:
壮大绿色贸易规模: 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技术等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
打造绿色贸易平台: 建设绿色低碳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自贸试验区、绿色园区等先行先试。
营造绿色贸易环境: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完善国内标准、认证、金融等支撑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聚焦绿色产品贸易与供应链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我部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壮大绿色贸易规模”上,核心是提升绿色低碳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新能源等绿色产品贸易: 我们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的出口,同时鼓励风电装备、氢能技术等先进绿色装备与技术“走出去”,我们也将积极扩大国内急需的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 我们将引导外贸生产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改造,推广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通过“补链、强链”,提升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水平,确保我们的出口产品符合国际绿色标准。
生态环境部:强化环境标准与国际合作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我部的职责主要是为绿色贸易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和国际规则支撑。

健全绿色标准与认证体系: 我们将加快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推动国内外绿色标准互认,帮助中国企业更顺畅地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因标准差异造成的贸易障碍。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我们将在多双边场合,如WTO、UNFCCC等框架下,积极参与绿色贸易国际规则的讨论与制定,发出“中国声音”,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反对任何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
推动碳足迹核算与披露: 我们将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方法,鼓励企业披露产品碳足迹,这将有助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广泛的认可。
海关总署:畅通绿色贸易通道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海关处在对外开放的第一线,我们的任务是 “管得住、通得快” ,为绿色贸易提供便利化的通关服务。
实施便利化通关措施: 对符合条件的绿色产品,我们将设立优先办理报关、查验、放行等手续的“绿色通道”,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
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 我们将密切跟踪研究国外与环保相关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及时向企业发布预警信息,帮助企业有效应对。
支持绿色贸易新业态: 我们将优化对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中绿色产品的监管与服务模式,支持其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完善政策保障与宏观统筹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拓展绿色贸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宏观统筹。
加强财税金融支持: 我们将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绿色贸易的专项信贷、保险、担保等金融产品,落实好现有财税优惠政策,并研究出台新的支持措施。
统筹发展与安全: 在积极拓展绿色贸易的同时,我们会密切关注全球绿色转型对能源、资源安全的影响,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
完善碳定价机制: 我们将继续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探索其与贸易政策的衔接,利用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减排,提升绿色竞争力。
总结展望
主持人:感谢各位负责人的详细解读。《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统筹贸易发展与绿色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多部门的协同发力,我们有信心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披上更加鲜明的“绿色”底色,既为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实质性贡献。
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