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感活动上升,如何科学预防和用药?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正文

第一部分:科学预防,构筑防线

预防永远是应对流感的第一道、也是最有效的防线。

接种流感疫苗:最有效的手段

  • 为什么重要? 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即使感染,也能有效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防止发展为重症(如肺炎、心肌炎等),并降低死亡风险。
  • 何时接种? 通常推荐在每年流感流行季前(9-10月)完成接种,但在整个流行期内接种仍然有益。
  • 适用人群6月龄及以上所有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

日常防护措施:阻断传播途径

  •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打喷嚏后和饭前便后。
  • 戴口罩: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密闭空间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能有效减少病毒传播。
  • 常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避免与有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咽痛等)的人密切接触。
  • 良好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部分:合理用药,对症治疗

如果不慎感染流感,正确用药至关重要。核心原则:遵医嘱,不滥用。

抗病毒药物:对抗病毒的“特效药”

  • 作用:能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
  • 关键越早用效果越好,理想状态是在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开始用药。
  • 常用药物(均为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奥司他韦
    • 玛巴洛沙韦(新一代,全程只需一次口服)
    • 帕拉米韦(静脉注射,用于重症或不耐受口服的患者)
  • 重要提醒
    • 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效,仅当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 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病毒药物,需由医生判断病情后开具处方。

对症治疗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发烧、咳嗽、鼻塞等具体症状,让你感觉舒服一些。

  •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注意:儿童和青少年禁用阿司匹林,以防发生罕见但危险的瑞氏综合征。
  • 咳嗽、咳痰:可根据情况使用止咳药(如右美沙芬)或化痰药(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
  • 鼻塞、流涕: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鼻剂,或遵医嘱使用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在流感的防治中也有独特优势,一些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经临床证实对缓解流感症状有效,使用时应根据中医辨证,咨询医生或药师。

第三部分:关键提醒与行动指南

  1. 识别流感症状:突发高热(常达39-40℃)、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并伴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与普通感冒(以打喷嚏、流鼻涕为主,全身症状轻)不同。
  2.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疑似流感症状,尤其是高危人群(老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病者),应立即佩戴口罩并及早就医,由医生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3. 居家隔离休息:确诊流感后,应居家休息,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减少与他人接触,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后48小时。
  4. 不恐慌,不囤药:虽然流感活动上升,但通过科学预防和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康复,无需盲目囤积药物,更不要自行搭配多种药物同服,以免造成肝损伤等不良反应。

面对上升的流感活动,我们应做到 “科学防,不恐慌;早就医,合理用药” ,接种疫苗和做好日常防护是基石,一旦感染,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是关键。

祝您和家人都能健康平安地度过这个流感季!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暴雪预警来袭,西藏黑龙江局地暴雪如何防范?
« 上一篇 2025-11-07
新华社快报,我国熔盐堆实现钍变铀突破,意味着什么?
下一篇 » 2025-11-0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最近发表

作者信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